“A market is never saturated with a good product, but it is very quickly saturated with a bad one.” -Henry Ford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reports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working 45 hours per week earns 44% more than someone who works 40 hours.
Read More“In the end, all business operations can be reduced to three words: people, product and profits Unless you’ve got a good team, you can’t do much with the other two.” -Lee Lacocca “Small Business make up over half (52%) of the US GDP and pay 45% of total US private payroll” payroll: 工资
Read More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谈起赚钱的事情, 说来说去, 就是, 急什么, 肯德基爷爷50多岁才在高速公路附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肯德基连锁店, 发财只要有准备, 那是迟早的事情. 是的, 赚钱可以慢慢来, 但是干什么不能拖呢?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30-40年, 而且随着读书时间的增加, 工作时间越来越短, 而相应的退休之后的时间则有20-25年, 退休之后需要5000一个月的养老金, 工资的一半,有木有??囧 (摘自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最近看完一本书”富人的28个习惯”, 说到一般人在20多岁努力工作, 30多岁买房买车,结婚生儿育女, 过着战斗般的生活. 到了40岁一切搞定就想着开始投资了. 仔细一想, 是啊, 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这样. 30岁和40岁之间, 相差十年, 以基金的定投作为投资, 30岁开始60岁达到600万的收益*, 40岁开始则只有150万的收益**, 差了整整3倍啊! 如果想要在40岁开始, 最终在60岁达到同样的600万收益, 则需要每月定投4600元. 由此可以见, 投资需要的不是多高的回报率, 多少的本金, 最终的还是多早开始. 这也是说为什么复利的作用超过原子弹的原因. 其次, 最近学到一个很有用的72法则, 帮助在投资的时候计算, 多长的时间能够收回本金. 具体是, 以每年1%的回报连续投资72年, 则可以达到收回本金,收益翻倍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用于其他收益率相对应的时间计算, 如: 15%的回报, 收回本金, 收益翻倍的时间为 72年/15 = 4.8 […]
Read More据统计, 房地产的年收益是15%, 准确计算也就是10年可以翻3倍, 100万买的房子10年以后就是400万. 除去20的首付把, 80万还贷120月的话, 每个月还贷是6700. 看上去很美. 本人一直执迷于基金, 让我们看看基金能做到怎样把, 以我买的华夏红利为主, 于2005年6月成立, 至今差不多刚好6年了(写于2011年7月17日), 收益是5.6倍, 也就是说如果100万买的等值基金, 那么就应该是660万了. 也就是不到6年, 房子就有了, 到了6年就升值到660万了, 比买房子的收入多了一半了. 再计算相应的年化收益, 6年年化收益为:6.6开根号6, 结果是1.37, 也就是说6年的年化收益是37%, 查询得到, 对应5,3,2年的年化收益为32.1%, 13.96%, 3.21%. 也就是说如果要和房产比较, 10的年化收益应该根据10年期间的总收益进行开根号计算才能得出.现在的基金都没有活那么久的, 好像. 使用定投计算器, 按华夏红利6年年化收益37%计算(10年年化收益应该更高很多), 首付的20万直接投资10年后即可获得约465的收益. 方案B, 如果不考虑首付, 同样条件, 要在10年获得400万的收益, 定投需要多少呢, 定投计算器计算得出约为3360元. (如采用华夏大盘, 7年年化收益48%计算….很难买到而已, 同样这么高的收益也是C国不健康发展的原因) 预期收益计算器 http://www.u8see.com/dingtou/fund_dingtou.asp 再说银行定存, 5年年化收益为5.5%, 基本不用考虑了. 再说, 为什么年化收益时间越长, 年化收益率越高呢, 根据下图 5年的总收益以时间为加速器, 复利加速积累, 形成抛物线上升状, 因此, […]
Read More最近读到产品经理的一篇文章, 再加上最近应聘了一个产品经理的职位, 对产品经理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可以说, 前途无量, 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做到的就是开发一个好的产品, 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行业. 那么所需要做到的就是两步. 第一, 评估产品机会(Product Opportunity);定义要开发的产品。从产生产品的概念到确定产品的收益, 风险. 如何评估, 定义, 策划一个产品机会有多么的重要. 没有这一点, 后续工作不仅是弯路, 更可能是毁灭之路. 对于一点, 不只是MBA的工作, 作为一个产品的策划开发者, 需要完全具有这个能力. 第二, 确定有价值且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产品创意后,还需要探索产品的解决方案,包括基本的产品功能和价值,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或填补市场的空白处, 设计一个完美的产品. 这一部分则基本是开发团队的份内工作, 不必详述, 也应该是轻车熟路了. 因此, 一个产品能够做好这两方面, 自然离产品的成功不远了. 如果要再说产品的推广, 则是更外围的问题了.
Read More这个理念是定义自己的三个环, 然后找到自己三个环的交集, 最后朝着这个交集去努力! 更确切地说,刺猬理念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它来自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1. 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这个富有洞察力的标准远远超越了核心竞争力。仅仅拥有一项核心竞争力,决不意味着你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相反,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现在从事的。 2.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拥有穿透性的洞察力,对如何最有效地创造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了如指掌。它们特别注意到一个标准—每“X”所获利润—对它们的经济产生的最大影响(在社会部门是每“X”的现金流量)。 3.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实现跨越的公司对引发它们热情的活动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 为了迅速掌握这三个环节,考虑下面的个人类比。假设你能创建一种工作方式,满足下列三个测试。第一,你对从事的工作具有与生俱来或上帝赐予的天赋,并且运用天赋有可能成为最好的(“我觉得我生来就是干这个的”)。第二,你从事的工作有丰厚的回报(“干这件事是有报酬的?我没弄错吧?”)。 第三,你对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完全乐意去干,享受工作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我希望一起床就立刻投入工作,并且笃信我做的一切。”)如果你能向三环的重叠部分努力,把它转变成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用来指导你的人生选择,你就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刺猬理念。 为了得到一个发展成熟的刺猬理念,你需要全部的三环。如果你从事你永远不能成为卓越的工作而赚了很多钱,你将只能建立一个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卓越的公司。如果你成为某方面的权威,而你对它没有真正的热情,你就不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后,即使你对想要的充满激情,但是如果你不能成为最好的或者它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你会享受到很多乐趣,但是你不能创造辉煌的成就。
Read More公司老大叫做的,个人认为一个很实用的东西i, 能够分析一个项目最终能带来的利润有多少, 在选一堆项目的时候, 哪一个才能最适合公司的经济发展. 这个就通过这个分析得到. IRR加NPV又称为贴现现金流分析discounted cash flow. 以上表格全部在excel内完成, 可以很方便的更改部分数据从而得到另外的计算数据. 并且部分公式也可以直接套用, 无需复杂的计算. excel财务计算的公式 http://office.microsoft.com/zh-tw/excel-help/CH010064502.aspx?CTT=97 以上表格中的项目具体如下 1, year 年, 五年之内的情况 2, 支付成本 purchase , 直接从签约工厂支付获得的每件产品的价格, 价格逐年下降, 从60 欧元 一直降到 40. 3. 利润 Margin, 公司每件产品所获得利润, 这里是50欧元, 差不多接近一半, 接近一半的利润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至少也得30% 以上. 4. 利润百分比为 margin / purchase 5. 零售价格 经销商和分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将价格分别提高30% 到50% (两次), 这是他们所获得的利润, 同时最后外加税收. 这里excel的计算为(purchase+ margin)*2 , 基本翻一倍. 6. […]
Read More今天听完inspirational lecture回来,收获两点 1. 案例 Victor muller 花1元收购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 因为对于该行业的熟悉, 成功改变这个公司的命运,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自己的第一桶金。 代价只是1元, 能力是对该该行业的了解和熟悉。 抓住了机会。 后来继续收了荷兰汽车公司skyper和瑞典汽车公司SAAB。 收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无搏有,以小搏大的奇迹。 2. 机会的计算 1. 完全不参与, 不抓住机会, 那么成功的机率永远都是0 2. 作出决定, 但是发现决定是错误的, 那么也能够很快的退出,损失能够降低到最小, 不值得畏惧, 同时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3. 作出决定, 哪怕只有2%的几率成功, 尝试10次,那么也有20%的几率成功,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能讲每次成功的机率提升到10%, 那么10次里面就有一次能成功! 成功需要不断的努力! 成功不要相信其他人说的, 一定要相信自己, 其他人是不会希望你成功的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是能成功的, 而只有你自己知道。
Read More本人准备开始10000小时的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日每天2小时, 周六周日每天5小时, 一年的时间是1100小时, 9年之内完成自己的训练计划。 通过博客做一些学习的记录。
Read More